三十而立的电子邮箱和它的变迁简史

2022-11-13 1565阅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3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三十而立的电子邮箱和它的变迁简史

三十而立的电子邮箱和它的变迁简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十而立的电子邮箱和它的变迁简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87年,钱天白教授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开始。邮件上说:“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跨过长城,我们可以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

互联网激荡三十年,我们跨过长城、通达世界的方式也不再只有电子邮件。虽然短信彩信、社交媒体、即时通讯(IM:Instant message)等新媒介技术一个接一个横空出世,但电子邮箱这个元老级别的互联网工具,现在仍然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职场,电子邮件不仅没有显现颓势,反而在不断优化与迭代中散发新的活力。比如最近,网易邮箱大师就针对办公场景,发布了邮箱建群、域内邮件可15天内撤回等等一系列新功能。

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根本性变革,已经告诫着所有观望者:不要忽视技术对人的“顶嘴”,和人们随之策应的创新能力。因此,与其追溯电子邮箱产业的发家史,我们不妨依循着众多网民们的记忆,从电子邮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场景的丰富,来看看这款技术的魅力所在。

作为社交工具的email:“我怕你的邮箱祝福太多,你会收不到我的贺卡”

在人们最初的设想中,电子邮件是人与人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的工具,是传统信函在互联网上的表现形式,不过,相比于书信,电子邮件无论是在速度还是便利程度上都更胜一筹。人们对再也不用苦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兴奋与期盼,随着1987年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发出而达到最高点。

电子邮箱诞生之初的十几年间,经常能看到的新闻标题是这样的:“电子邮件风头劲,人们用e时代方式庆元旦”。电子邮件不仅可以收发信息,也可以分享图片、文档,甚至定制虚拟贺卡,大大丰富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

三十而立的电子邮箱和它的变迁简史

不过,社交媒体的出现,让电子邮箱的社交梦想变得摇摇欲坠,毕竟,没有多少人愿意在荧屏那头刷新着收件箱,等待着没有时效性的回复。电子邮件的社交沟通功能被逐步取代,走向边缘化。

作为“网络通行证”的email:“已发送验证链接至您的邮箱”

在今天,任何网络用户都会对“电子邮箱验证”这个功能不会陌生。在形形色色的互联网平台上注册账号时,最常用来进行审核的手续就是电子邮箱验证。无论你是想玩个游戏、买个东西,还是简简单单地只是想踏入某个圈子,电子邮箱都会成为你的“通行证”,其所确立的身份关联有利于化解各种虚拟空间的入口问题:当你不小心忘记了账号密码,能够保证重置密码的行为是本人操作、而且重置的密码只有你个人知晓的方式,不是电子邮件又能是什么呢?

三十而立的电子邮箱和它的变迁简史

当然,伴随着这张“网络通行证”而来的,是两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其一是信息安全,其二是垃圾邮件。

在商业价值上,电子邮件能帮助商家在浩瀚缥缈的互联网海洋里,和作为客户的你搭上一根真实的关联纽带。正因如此,每月往你的邮箱投上一封“订阅资讯”、“新品广告”,也显得不尴尬了。订阅邮件如何达到商业效益甚至也成为一门学问:例如丝芙兰等零售商就在邮件中加入了顾客评论,借由邮件评论回馈产品的使用情况,让美妆品牌的口碑从office lady们的闲谈转移到电子屏幕上。

不过,直到现在,垃圾邮件的顽疾尚未根除。根据我国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每周收到1~5封垃圾邮件的用户占比46%,每周收到6~10封垃圾邮件的用户占比为20%。

当然,正如艾吕尔所说,技术有其自身的秩序,哪怕是以一个带有新问题的创新来解决旧问题。对于邮箱便是如此,收费的绿色邮箱打着过滤垃圾资讯的旗号走进市场,例如号称国际反垃圾邮件组织成员单位的269邮箱。然而,收费邮箱最终的市场份额表明,让用户们单纯为了清净的邮箱环境买单,似乎比让他们无视垃圾邮件的骚扰更加困难。

作为“办公工具”的email:“邮箱也可以建群,一个地址代表整个团队”

三十而立的电子邮箱和它的变迁简史

然而,讲再多辉煌的历史,也绕不开最初的问题:不论哪种创新、如何进化,其背后都有一个不可阻挡的、来自媒介特性的动力。对于电子邮箱来说,那个最让人离不开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数据给了我们答案:根据调查显示网易域名邮箱容量,占比约76.4%的用户使用邮箱的目的为“发送和接收工作相关邮件”,占比约39.4%的用户使用邮箱的目的为“存储资料”,占比约32.3%的用户是为了通过邮箱和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占比28.9%的用户通过邮箱接收电子账单。也就是说,电子邮箱与工作需求的紧密契合,孕育着这种强大的用户粘性。

当然,自QQ以来,IM工具的多样化,几乎使得聊天框成为理解人际沟通的范本,对于职场领域来说,自然也不例外。然而,相对于IM,电子邮箱自然有其不可比拟的使用特性:

一方面,邮件投递这种具有清晰方向特征的信息传输方式,完全契合于科层制组织工作通讯联络的需求,这一点,让高度“圈层化”的IM不可比拟。无论是微信群、还是飞信联络组网易域名邮箱容量,扁平化的联系方式或许让成员之间更加亲切,但是对于工作事务的流程来说,将会出现大量的混淆与错乱,对比之下,电子邮箱,清晰的时间线、明确的收件人、正式的内容呈现方式,更受到职场人士的青睐。

另一方面,写信作为一种单向的传递形式,减少了“网络聊天室”带来的共同在场的心理紧迫感。当下,“永久在线”成为传播学领域公认的网民形态。以微信为例,熟人之间经常是开头就是正事,久违见面的寒暄早已是一种不必要的客套;而回信息的速度之要稍稍一迟,就容易遭致责骂:“怎么不回信息?”这样一种状态,往往让职场人士叫苦不迭,陷入焦虑。然而,写邮件则没有这种烦恼,哪怕遇到再急切的邮件,也可以稍作准备后从容应付。

三十而立的电子邮箱和它的变迁简史

既然工作场景具有无可替代的市场份额,如何让邮件与工作更加适配,则无疑是电子邮箱领域的巨头们未来发展的焦点。那么,用户的痛点在哪里?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痛点之一在于,现今企业的商业流程,往往涉及多个条块部门,业务一旦运作起来,邮件的流通必将是个杂活儿,若不是需要手动列上一整页的邮箱地址,就是一封邮件转发个数十遍,往往是鼠标滚了好几圈收件人才能看到正文内容,一不小心还可能错过重点。

为解决邮箱地址的“千人千面”,网易邮箱大师最近推出的新功能宣布,邮箱也可以建群了。所谓的邮箱建群,即一个邮箱地址与整个企业邮箱群体相关联,这就意味着,外部一个邮件进来,内部便是家家户户收信。

三十而立的电子邮箱和它的变迁简史

痛点之二是,单向的邮件投递,一旦按下发送键,就难以“收回成命”。这也难怪,“撤回”功能成为人们在使用手机邮箱时,最想实现的功能(45.4%)。更为苦恼的是,清晰的时间线背后,往往是甲乙丙丁各种事务的堆叠,一招不慎,就可能张冠李戴。网易邮箱大师日前抛出了类似微信的两分钟撤回信息功能,在网易域名邮箱

(126syeah.netip.163.comip.126.com88.com)之间的邮件,可以在15天内撤回。另外,经由网易邮箱大师的“邮件内容聚合”功能,可以按收信人或邮件主题拉出群组,邮件分类就自然清楚起来。

正如二十世纪媒介理论的预言家麦克卢汉所言,“每一个新媒介都必然引入一种新的尺度”,对于邮箱而言,产品的创新和改善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为下一个用户痛点的创新设置语境。对于这个互联网领域元老级的应用来说,而立之年,也只不过是一个技术演化的开端。

VPS购买请点击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主机测评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