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炮是什么意思?

2024-08-31 1720阅读

  红军长征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传奇,二万五千里的路途跨越14个省,跨越无数山川河流、经历无数险象环生才历时两年时间完成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物资的匮乏、行程的艰难都已经为人所知。可历史的真实,远比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更为艰难。

山炮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长征实际上是一场被迫的战略性转移。其实中央红军在1934年初就已经开始做转移的准备,国民党那时候对红军长期围追堵截。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正式开始进行转移。而在转移的过程中,不仅要面临地理环境等的困难,仍有无数场战斗正在酝酿之中。而红军武器弹药已经缺乏到什么程度?跟据美国著名记者撰写的讲述红军故事的书中,虽然已经尽量为转移做准备,不管是对损坏的枪支进行维修,还是生产新手榴弹,甚至是从战场上将子弹壳回收利用,可即使这样地倾尽全力,将还没有那么差的枪支调配给主力红军,红军正式出发时,能够装备武器的人数还不到一半,仅为40%。而余下的,补充的都是为数不懂的梭镖和大刀。装备了枪支的,子弹也不够。

山炮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移根据地,就意味着本来就薄弱的生产和维修武器都不能继续维持。战胜敌人,从敌人的手中获得武器装备成了唯一的方法。

山炮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红军只能往西走。红军和国民党的武器装备力量悬殊,过大的差距让红军不能和国民党直接硬碰硬,红军只能向国民党力量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转移。

  

  除了枪支,红军在炮弹上的装备也仅仅是聊胜于无。在敌人强势的炮火之下,红军只能选择用战术来摆脱敌人的优势,让手中为数不多的火炮得到最大化的利用。红军炮弹每一次发出,都力求能够得到最优结果。1935年,红二、六军缴获了国民党一门不错的山炮。红军指战员对这枚山炮十分重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没有将这枚火炮丢弃。在转移途中,这枚山炮经历了不断的拆卸组装,成为了唯一一枚被带到陕北根据地的山炮。

  

  现在中国的和平是用无数先烈的努力和鲜血换来的。优良的武器和装备能够为赢得战争提供充分地可能性,但不是胜利的充分必要条件。红军能够在几乎无法想象的劣势中,依靠对信念的坚持、广大的民心、不屈的意志赢得了这场伟大的胜利。

VPS购买请点击我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和百度,360,搜狗等多加搜索引擎自动关键词搜索配图,如有侵权的图片,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邮箱:ciyunidc@ciyunshuju.com。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