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用互联网思维,却做不好硬件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60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全文共7024字,7张图片,阅读需要15分钟
- - / 开始 / - -
说到互联网思维,很多词可能会在你脑海中闪过:参与感、流量、免费、爆款、迭代等等。这些年,这些概念时而流行,时而畏惧,逐渐深入到互联网人的血液中。每个互联网人。
这些想法过时了吗?
一点也不。
只是,在这一轮AI浪潮中,已经不适用了。
移动互联网之后,是AI技术赋能一切的时代,是软硬件结合的时代。
软硬件结合的浪潮始于2014年亚马逊Echo的发布,并逐渐波及中国。
AI+硬件,一时间热闹非凡。刚刚喧嚣过后,你是否想过:那些曾经引以为豪的互联网思维,即将成为AI时代的枷锁?
我怎么说呢?
不要危言耸听!
真相越来越清晰。先从2017年和2018年在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两次硬件大会说起。
1、现状:两场互联网式的硬件发布会
AI技术需要硬件作为载体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只是这个过程,互联网公司并不顺利。
1.2017百度世界大会:设计至上,谁为直觉买单?
2017年11月电脑硬件对比app,Raven在百度世界大会上发布了三款创新产品。Raven强调,这三款产品都是基于“直观设计”。
在互联网领域,确实有很多设计出众的精美产品,比如笔记应用的熊掌记,涂鸦应用的Lake等等。
但在硬件领域,即便是设计出众的苹果,也不敢走一边倒的极端。
从Apple Watch、Airpods到iPhone X,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但也是一门向外探索、向内权衡的艺术。
在互联网领域,产品设计难度大的背后是开发时间和人力成本;在硬件领域,产品设计难度大的背后是工程可行性、性能稳定性、产品成本等一系列问题。
一个成功的硬件产品,不会把自我主观的直觉置于产品要素的最高层次之上。不管是音箱、情感机器人还是家庭机器人,其实都有不错的智能产品。
将Raven系列与同类进行对比,可见功力高低。
2.2018猎豹灯饰展:当梦想遇到虚假需求
这种现象在2018年再次发生,雄厚的资金和远大的梦想猎豹先后发布了五款机器人产品。和Raven发布的产品一样,都是无法落地的“战略”产品。
让我们避开梦想,看看这些产品的反面。
注重音质的Leopard音箱与执着于音质的HomePod正好相反。PPT里的音质好,和用户口中的音质是两个概念。为了提升音质,苹果的声学实验室早在六年前就开始研发。好的音质需要工程打磨。
9999元的陪伴机器人豹小龙与销售型产品How are you相反。
How are you 定价2000多,也是近四年消费机器人浪潮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产品创始团队深耕教育行业多年,深谙儿童产品的设计选择。移动性很酷,但它带来的额外成本远不如增强儿童内容的价值。
自称“世界第一”的五星级服务机器人小米豹,与云集的酒店机器人正好相反。
目前,大部分服务机器人的需求并不旺盛。云集的酒店机器人就是一个实际应用的小案例。如果客人在房间里需要毛巾,云集机器人可以自动去电梯送,减少了服务员的跑腿次数。真正提升效率,带来价值,是服务机器人的设计原则。
至于移动售货机器人Leopard Hawker和机械臂,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离市场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只在乎风吹雨打,何必在意外人的眼光呢?
对于旁观者来说,确实可以这么想。
但如果你是投资人,你是公司员工,你投入了金钱或者青春,你还会这么想吗?
五金产品重决策,方向不对。一个小的改动就会涉及成本和硬件选择。周而复始需要半年多的时间,怎能一步一个脚印呢?小步快迭代、敏捷迭代怎么来的?
忽视硬件方向的谨慎,以互联网快速运行迭代的思维设计机器人,或许是猎豹式机器闹剧的根源。又或者,把它当成不折不扣的梦幻秀,何必当真。
百度和猎豹在互联网时代都有优秀的产品。为什么他们偶然发现了 AI 硬件?不努力吗?资源不够?粗心吗?不,这些都不是问题的本质。
问题的本质在于根深蒂固的互联网思维。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软件产品从电脑转向手机,商业版图发生剧烈震荡。从移动互联网到AI硬件,从互联网生态到软硬件融合,背后的变化一定更加剧烈!
在这种变化的背后,产品设计需要从原有的互联网思维转向整体思维。
2. 互联网思维VS整体思维
1、底层产品形态的差异造就了上层产品思维的差异
一旦产品底层逻辑发生变化,上层的产品思维和方法论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波AI硬件化浪潮中,我们不应该从互联网思维演化出硬件思维,而应该从硬件产品的底层重新演绎出一种新的整体思维。
要充分理解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我们需要对两者进行剖析。从产品功能、产品设计、产品价格到开发机制,比较两者的区别。
针对以上四个方面,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阐述。
(1)功能:实现功能VS满足期望
在设计互联网产品时,产品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功能和满足需求。大多数功能都是点状和一次性的。
例如:评论点赞功能、歌曲收藏功能。一旦功能上线,就意味着这部分需求已经得到满足。
但在硬件领域,产品满意度往往指的是对用户期望的满足。
满足期望是什么意思?
你花了500元买了一个新的运动耳机,音质和你500元的旧耳机一样,那么这个耳机的音质是达标的。如果你的新耳机比旧耳机好,你可能会对某人说:这些耳机听起来很棒!
这里所说的好音质,是指它的音质超出你的预期。脱离期待的参照点,直接谈音质犹如空中楼阁,如梦如幻。从这一点来看,Raven H说音质不错,应该可以和同价位的Sonos 1对比一下。抛开价格不谈,以性能突飞猛进来比拼简直就是耍流氓。
与软件功能的多样性不同,硬件产品的核心属性屈指可数。比如:智能音箱,首要属性是价格、音质和技巧。对于耳机来说,主要属性是价格、音质和佩戴。
产品功能必须按照特定的用户期望来实现,然后才能量化和实现。
在硬件领域,之所以不谈功能实现,是谈用户的期望。因为期望本身不仅包括功能的实现,还包括实现的程度。用户关心的不仅仅是功能有没有,更关心的是功能的程度。
在互联网领域,期望很少被提及,因为产品是免费的,只要能买到就是好的。一旦客户支付了费用,产品本身就承载了用户的期望。
如果没有达到预期,它会抱怨;如果符合预期,它会无动于衷。如果超出预期,它会尖叫。
付费和免费,天壤之别。
近年来,智能音箱风靡全球。亚马逊在推广 Echo 音箱时,善于看到用户的期望。
最初,当 Echo 在 2014 年底发布时电脑硬件对比app,对外标价为 199 美元。说实话,性价比很高。当时家用音箱的旗舰是Sonos play 1,售价也是199美元。
虽然亚马逊内部员工都知道Echo是一款革命性的智能音箱,但它根本无法与传统音箱相提并论!然而,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只会把它当成家用音箱,但这款音箱是会说话的。
亚马逊的策略非常聪明。前六个月,Echo预售仅限会员,购买半价。2015年上半年,无人知晓一场语音交互革命即将来临,但确实有大量尝鲜者被Echo低廉的价格所吸引,率先体验了Echo。
99美元,就跟买普通音箱一样,一点也不亏——Early Echo用户评价
购买家用音箱是早期 Echo 用户的心理预期。
2015 年下半年,Echo 开始正式发售,亚马逊将价格下调至 179 美元。
音质方面,Echo很好,但绝对不如Sonos。以20美元的差价做出让步,远比直接与同价位的旗舰店进行比较要好得多。
亚马逊足够聪明,不会让 Echo 在音质方面与 Sonos 竞争。
那一年,Echo 一炮走红,销量达到惊人的 250 万台。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尝鲜还是正式发布,亚马逊都在寻求价格和用户预期之间的平衡。
因为所有硬件产品的满意度本质上都是预期的满意度。
(2) 设计:极致VS完整性
互联网产品体验方面的书籍很多,如:经典的《用户体验要素》,提出了软件产品的五层体验维度。对于任何产品来说,产品设计追求良好的用户体验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当产品从软件载体转变为软硬件一体化时,好的体验背后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
当谈到极端功能时,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说法:
这些动画和颜色不重要吗?
重要的!
这很重要,总是相对的。
在软件产品开发设计中,背后的主要成本是开发时间。因此,在任何一个单点上,达到极致的体验对用户都是有利无害的。软件产品强调极致,本质上是一个折磨自己、服务用户的过程。
但从硬件的角度来看,片面强调某项功能的极致是有问题的。
所以软硬件一体的产品应该从宏观体验的角度去追求整体体验,而不是苛求极致。
在硬件领域,对单点的完美要求是非常致命的;整体完整性是需要更多关注的。
我们以苹果的无线耳机Airpods为例:如果从普通功能的角度来判断,它并不完美,也不极端。耳机本身没有音量调节按键,没办法直接切歌。与有线耳机相比,这似乎是一种“退化”。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Airpods 的整体体验是完美的——小巧便携,放在任何口袋里都不会显得笨重;佩戴稳固,快速摇头不会脱落;连接很快,看视频也没有延迟。
自2016年底发布以来,一直是当之无愧的真无线耳机行业标杆。即使到了2017年,同行的无线耳机在便携性和蓝牙稳定性方面仍然明显弱于苹果。
领导,是那么的寂寞。
那你怎么理解Airpods没有音量键呢?Airpods 2 会加入这个功能吗?
不能单纯从功能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
产品整体体验高于单一功能。
如果你用过类似的“竞品”,比如出门问问的无线耳机,就能理解Airpods在交互克制上的苦心。
说到切歌和调节音量,无线耳机的交互方式就是双击和划痕。
并不是Airpods不能做这种交互,而是他们没有选择这样做。
在小耳机上,无论是双击还是刮花,都有一定的故障率。这背后的挫败感,对产品体验的伤害很大。
在实际用户体验中,不小心长按意外触发了蓝牙配对,耳机滑动扶正导致歌曲误暂停……
这样的场景不会很多。一旦发生,你就会怀念那些功能简单、交互受限的Airpods。
那么为什么不像 Bose Soundsport 免费版那样添加一个功能键和两个音量键呢?
优秀的硬件产品不完全是功能性的,也不完全是设计性的。Apple简单,Bose实用,各领风骚,何必千篇一律?功能的数量绝不意味着体验的质量。
AI硬件更应该注重产品的整体体验,而不是只谈最终的功能。
(3) 价格:自由思维VS定价策略
在互联网领域,许多软件得益于免费战略的迅速崛起,取得了辉煌的时刻。
比如:360杀毒软件,靠着免费,把瑞星、江民给拉下来了。
但是,无硬件,可行吗?
免费国产硬件的倡导者,就是扼杀梦想的贾跃亭。如今贾老板去了美国,国产硬件免费的旗帜无人能及。
硬件真的可以免费吗?
如果真的有强大的软件或者服务费可以支撑硬件成本,捆绑服务销售实现免费硬件。理论上它是有效的。但这只是一种理论。
对于手机、音箱、耳机等常见的硬件产品,硬件本身就是盈利的,这是几十年来牢不可破的基本模式。硬件是免费的,想都别想。
在产品定价方面,百度音箱的定价略显飘忽不定。
2017年11月,Raven音箱售价1699,高得惊人;2018年3月,小度主屏音箱售价仅为599,低得诱人……
产品设计好后,我们应该如何考虑定价策略?
从成本开始?你从用户开始吗?
不,产品定价不是在产品完成后确定的,而是在产品设计之初就确定的!对于消费级产品,在画出用户画像和产品需求的同时,就决定了产品的价格。
比如目标用户是一二线城市的白领家庭,需要为他们设计一款家用音箱,那么可以从他们拥有的音箱平均价格中得出产品的价格区间过去购买的。这个价格区间是技术功能选择和产品设计权衡的重要参考指标。前期千万不要追求极致,把性能飙升,计算成本后才发现还是居高不下。
一般来说,产品的定价如下:
无论什么样的定价策略,最激进的价格底线是不赚钱,不亏钱。与互联网烧钱抢用户的模式不同,硬件领域的烧钱效果并不明显。
滴滴优步补贴大战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背后是有资本的。补贴的目的是迅速打败对手,取得绝对的市场垄断地位。
但在硬件领域,靠补贴很难实现快速抢占和市场垄断。
你为什么这么说?难道靠补贴抢占市场就不行了吗?
首先,硬件产品的渗透是渐进的,不会出现爆发式的指数级增长。即使产品有补贴,用户也需要花钱购买。
花钱和不花钱是一个决策差距。
App下载量经过一定的大规模导流后可以成倍增长,但硬件产品做不到。导流再大,背后也需要购买。购买需要大量决策,绝非点击下载按钮那么简单。
其次,促销总是短期的,硬件产品的渗透是通过更新迭代几个产品来实现的。一旦时间延长,短期的割肉补贴效应将被消除。最后你会发现只有好的产品和好的体验才能赢得用户。
2018年,百度锐意进军音箱领域,低价突围,难能可贵。
但补贴本身很难持久。硬件产品的设计也需要落在基础价值和体验上。
(4) 发展机制:跑得快的兔子VS走得慢的乌龟
用户界面。
这句话非常具有误导性——因为它只是一个简洁的句子。实际情况背后的两个关键因素往往被忽视,即速度的成本和速度的相关性。
猎豹2年生产了5个机器人,速度还是挺快的,但是结果如何呢?产品方向有很多错误。这个速度值得吗?
苹果一直在做HomePod,声学研发了6年。产品发布节点从17年推迟到18年初,确实很慢,但结果如何呢?产品一经发布,用户立即认可了 HomePod 的音质。
当我们谈到互联网思维产品的快速迭代和硬件产品的慎重决策时,背后的底层原理是一样的:
在互联网领域,小步快跑是一种常见的模式。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滴滴打车。
APP最初的原型是8万块钱从外包公司购买的,体验很鸡肋。但是在打车软件兴起的时代,不可能等到APP开发完善了再推向市场!一定要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第一时间推向市场抢占用户。
在后续的演进中,我们会不断更新迭代,提升体验。
就滴滴而言,速度的代价很小。即使一个按钮有问题,下个版本也能马上修复。
但是慢的速度让人无法忍受,它可能会失去市场,整个市场可能会失败!
在硬件制造领域,一味追求速度,把不确定性留到上市之后,风险和成本都非常高。如果上线后发现产品形状不对,性能不如预期,成本太高,几乎不可能再做修改!
整个产品调整周期不是以天为单位,而是以月、年为单位。这也是为什么,硬件产品的迭代周期一般是一年一次,甚至两年一次。
在打磨核心性能方面,宁可静勿急。
2016 年 9 月,Gopro 推出了 Gopro Karma 无人机,以阻止 DJI 不断扩大的用户领地。大疆大疆为了阻击Gopro,也在同月发布了Mavic Pro,双方大战一触即发。
但在产品发布时,两人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
Gopro Karma 将于 10 月 23 日立即开售。遗憾的是,此时 Gopro 的无人机性能不稳定。
上市仅两周,就有不少用户反映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突然断电坠毁。情急之下,Gopro立即宣布召回所有产品。
相反,大疆虽然在9月份发布了Mavic pro,但由于一些设计工艺和量产问题,基本上只能预定整个2016年,如果产品体验不达标,宁可等,也不卖。 !Mavic Pro直到2017年初才实现稳定交付,成为2017年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当之无愧的旗舰。
在追求速度与克制上,Gopro与大疆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不禁让人深思。速度和效率得到所有企业的认可。
我们不能只看到坚守的表象而忽视其背后的原则和条件。
从互联网到AI硬件,以上四个方面的思维差异都需要慎重考虑。心中有梦想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
重剑无锋芒,好的产品需要时间的考验。
泡泡浮沉;时间永远不会失败。
- - / 结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