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很多钱建立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为什么没有及时启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曾在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上表示,“中国有非常完善的信息系统,对于任何可疑的,包括新发或者复发的传染病,如果有疾病,卫生部门将在6小时内做出反应。内部委员会会立即知道,因为我们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全境的直接信息报告系统。”然而,新冠肺炎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我们引以自豪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为何没有及时启动?这一切告诉我们什么?经历2003年非典疫情后,政府斥巨资建立了中国传染病与公共卫生应急监测信息系统,对各类传染病进行监测和报告。如果肺炎病例超过5例,将自动触发验证机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曾在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上表示,“中国有非常完善的信息系统,对于任何可疑的,包括新发或者复发的传染病,如果有疾病,卫生部门将在6小时内做出反应。内部委员会会立即知道,因为我们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全境的直接信息报告系统。”
然而,新冠肺炎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国。 我们引以自豪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为何没有及时启动? 这一切告诉我们什么?
什么是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经历2003年非典疫情后,政府斥巨资建立了中国传染病与公共卫生应急监测信息系统(简称网络直报系统),对各类传染病进行监测和报告。 这是监测和报告的重点。
网络直报系统覆盖县级以上全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8%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96%的乡镇卫生院。
这些医院可以在网络系统中点击报告病例,无需经过层层审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立即接收,而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一个专门的团队专门从事系统监控。 如果肺炎病例超过5例,将自动触发验证机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旦发现某个地方出现疫情,就会派出专家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视病人、采集样本等,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后,会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法。
这个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报,医院相关部门想阻止也拦不住。
第二大特点是,系统报告的是个体感染病例,包括个人隐私以外的医疗信息,而不是每月汇总数据。
第三大特点是系统上报即时,数小时或一天内数据就上报到中国疾控中心。
为何没有及时开始
从媒体报道来看,无论是疫情第一报告人张继先,还是医院,还是武汉市卫健委医政医管办向医院发出的紧急通知,均未提及直接网络报告系统。 也就是说,在灾难初期,直到直报系统新功能出来前28天,花巨资搭建的直报系统相当于被边缘化,没有任何存在感。
直到2019年12月31日下午1点左右,武汉市卫健委才发布通报:已发现病例27例,其中7例病情严重。 此次灾难中政府首次发布的官方疫情通报中提到的27例病例,应该来自于前一天从辖区医院收到的报告邮件。
网络直报系统之所以没有及时启动,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
首先,COVID-19早期是一种新疾病,尚未被认定为“法定传染病”。 因此,它不属于系统中法定传染病名录,不能上传至法定传染病系统。
其次,虽然系统设置了不明原因肺炎直报,但这毕竟是一种新病毒,连专家都不确定。 当地医院的监测效率太低。
因此,前期网络直报系统的失灵,充分暴露了我们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明显短板。 未来我们该如何改进?
他山之石,可以学习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指出,“就武术而言,我们属于‘少林派’,干净利落,社区管控极强。新加坡属于到了‘武当派’,表面上看不出来,看上去很佛系,但其实里面很厉害。”
那么,新加坡究竟有何魅力呢?
第一,强大的医疗体系。 新加坡的医疗系统将公立医院、社区医院、家庭诊所连成网络,多年来实行哨点检测计划。 网络中任意一点只要发现疑似病例,就会立即发出警报,形成联防。
二是细致的案件追踪能力。 基于新加坡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疫情发生后,每个感染者的传播路径和感染方式都可以在官网平台和其他主流媒体平台上查询。 在新加坡,大多数病例仍可追踪,没有明显失控迹象。
再次强调,信息公开、真实、透明。 为打击有关新冠病毒的谣言传播,避免引起公众恐慌,新加坡当局不仅在卫生部网站及时更新病例信息,还通过WhatsApp即时通讯发布了相关权威信息拥有36万本地用户的服务。 或社交网络上出现虚假信息的,及时公开回应、发布谣言。
毫无疑问,对我们来说,建立健全的医疗体系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大量发烧、咳嗽的患者才不会再次挤进大医院,增加潜在的感染风险,导致医疗资源超支。 只有这样,疫区的尿毒症患者、癌症患者、白血病患者等才不会无处就医、买药。
同时,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这次暴露出的缺点是我们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地位太低。 它只是一个技术部门,CDC的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俗话说,能用人民币解决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 虽然国家每年在CDC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上投入大量资金,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CDC系统的投入是充足的。 只注重巨额的财政投入是不科学的,不改变体制机制、不加强疾控中心的独立性和自主权仍然是没有用的。
往事如烟,终将随风消散,但所有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仍然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