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叫什么名字?
诸侯会盟(油画)。侯震/图
贾志刚说历史
早在公元前,古埃及、波斯和罗马等国就有阅兵的记载。18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广泛普及了阅兵活动。
阅兵在我国更是源远流长。相传四千多年前,我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曾在现今河南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会上,众多士兵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边歌边舞,以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在我国春秋时期,也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
现代的阅兵通常是在国家重大节日或大型军事演习中进行,一般分为阅兵式和分列式。阅兵式是指首长或贵宾在阅兵指挥员的陪同下,乘车、骑马或步行,从受阅部队队列前通过,进行检阅;分列式是指受阅部队从检阅台前通过,接受首长或贵宾的检阅。
这里,说一说中国古代几次著名的阅兵。
盟津誓师
中国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阅兵式是从周朝开始的,最早的两次阅兵都在盟津。事实上,盟津这个地名就是因为诸侯在这里阅兵会盟而得来的。
首次阅兵是周武王率领周军东进讨伐商纣王,八百诸侯相会于盟津,在这里阅兵会盟。但是随后周武王认为时机不成熟,阅兵之后撤军了。
两年后,周武王和八百诸侯再次在盟津阅兵会盟,兵力足量三十万。这次阅兵规模空前,阅兵式上,周武王发表了著名的《泰誓》,郑重宣告:“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这是一篇著名的誓师檄文,此次阅兵的目的就是誓师。
阅兵结束后,30万大军东进,在随后的牧野之战中战胜商纣王的军队,实现了改朝换代。
阅兵目的之一:誓师。
践土之盟
春秋中期晋楚争霸,两国在城濮交战,晋国大胜。之后晋国在践土搭建周王行宫,召集诸侯前来会盟,周王也派遣了全权代表参加。
这次阅兵式完全以晋国军队为主,共有8家诸侯参加。从人数和参加的诸侯数量来说,相比于盟津誓师的规模小了很多。不过,这是胜利后的阅兵,气氛上更加轻松。
阅兵仪式上,晋国进行了献俘礼,将战胜楚军所获取的战车和俘虏进献给了周王。周王特使则代表周王赐给晋文公车马弓箭等,同时任命他为霸主。“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
这次的会盟阅兵,是晋国称霸的正式宣言。因为有晋国的献俘和王室的任命,因此显得含金量十足。尽管春秋号称五霸,但是这样高规格的会盟仅此一次。
阅兵目的之一:称霸。
黄池耀武
春秋末期,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吴国和晋国争夺霸主地位,于是召集了一些诸侯小国来到黄池会盟,同时请了周王室来作裁判。
就在晋国和吴国之间明争暗斗争执不下的时候,越国人偷袭吴国并且包围了吴国首都。吴国军队急于回国救援,可是又怕被晋国在背后追袭,于是决定隐瞒消息,并且迅速取得霸主称号。
于是,吴王夫差亲自布置,吴国3万人的精锐部队就在晋军大营前列阵,请晋国国君阅兵。按照记载,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中军)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亲秉钺,载白旗以中阵而立。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旂、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右军亦如之,皆玄裳、玄旗、黑甲、乌羽之矰,望之如墨。昧明,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三军皆哗釦以振旅,其声动天地。”
中军全是白色,右军全是黑色,左军全是红色,这就叫做“如火如荼”,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来。声势浩大的吴军列阵令整个晋军吓坏了,晋国国君根本不敢出来阅兵。于是,晋国国君派使者去见吴王夫差,自称不敢出来阅兵,看到吴军如此威猛,甘心认怂服输。
于是,会盟进行,吴国成为霸主。
阅兵目的之一:示威。
今日阅兵
当今世界,阅兵并不稀奇,各国通常在二战结束10周年或者国庆日阅兵,阅兵的密度不同,风格也很不一样。
西方国家的阅兵式的主题通常是向老兵致敬,规模往往不大,老兵充当主角,旧式武器为主。而东方国家的阅兵式更像是展示国力。
世界上最著名的3个阅兵式分别是前苏联的红场阅兵、中国的天安门阅兵以及朝鲜的万寿台阅兵。这三大阅兵式的共同特点是人数众多、兵种齐全、武器齐全、队伍威整。与西方阅兵聚会味道浓厚不同,三大阅兵式的观赏价值非常高,最新武器通常都会拿出来展示,所以全世界都很期待。
三大阅兵式的排练时间都很长,要求步伐一致,队列整齐,口号嘹亮,甚至参加阅兵的士兵的身高都有要求。
两年后,周武王和八百诸侯再次在盟津阅兵会盟,兵力足量三十万。这次阅兵规模空前,阅兵式上,周武王发表了著名的《泰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