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区间dp(下)
文章目录
- 环形区间dp
- 例题
- [NOI1995] 石子合并
- 题目描述
- 输入格式
- 输出格式
- 样例 #1
- 样例输入 #1
- 样例输出 #1
- 提示
- 思路
- [NOIP2006 提高组] 能量项链
- 题目描述
- 输入格式
- 输出格式
- 样例 #1
- 样例输入 #1
- 样例输出 #1
- 提示
- 思路
- [NOIP2001 提高组] 数的划分
- 题目描述
- 输入格式
- 输出格式
- 样例 #1
- 样例输入 #1
- 样例输出 #1
- 提示
- 思路
- 放苹果
- 题目描述
- 输入格式
- 输出格式
- 样例 #1
- 样例输入 #1
- 样例输出 #1
- 样例 #2
- 样例输入 #2
- 样例输出 #2
- 提示
- 思路
- 总结
环形区间dp
上一讲我们主要是讲解的链式的区间dp,但是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个环的dp问题,那么我们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还是以一个生活例子来引入
又是wjq~~
wjq又要开始合并衣服了,最近的wjq中了邪,喜欢圆圆的东西,所以这一次她把衣服放成了一个圆圈,总计有 N 件衣服,每件衣服有一个遮挡程度,现要将衣服有次序地合并成一堆,规定每次只能选相邻的 2 件合并成新的一堆,并将新的一堆的遮挡程度,记为该次合并的得分。
首先我们不难想到,每一件衣服都有可能是起点,所以我们现在就有以下几种情况:
假设现在圆圈里有“黑丝”,“白丝”,“泳装”,“jk”
那么我们就有:
“黑丝”,“白丝”,“泳装”,“jk”
“白丝”,“泳装”,“jk”,“黑丝”
“泳装”,“jk”,“黑丝”,“白丝”
“泳装”,“jk”,“黑丝”,“白丝”
总计四种情况
如果我们去找起点的话,太过繁琐了,那么我们来想想怎么优化。不难发现,当我们求解“黑丝”,“白丝”,“泳装”,“jk”时,“白丝”,“泳装”,“jk”,已经有了答案,那么我们在计算“白丝”,“泳装”,“jk”,“黑丝”的时候,就不用再次计算“白丝”,“泳装”,“jk”了,所以我们这里可以将整个数组copy一遍,放到后面,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重复计算了
这样无论哪个点为起点,再向后面枚举3个点都是一个完整的区间,即区间[i,i+n-1]为一个完整的区间。环变链后再做一次和前面一样的dp,注意下范围和边界,最后因为所有的长度为n的区间都有可能是答案,所以答案在min(dp[i,i+n-1])中。
要注意i要枚举到n的后面,因为后面的dp会用到这些值
这一招叫做化环为链,长度翻倍,是区间dp问题中常见的处理手段
例题
[NOI1995] 石子合并
题目描述
在一个圆形操场的四周摆放 N N N 堆石子,现要将石子有次序地合并成一堆,规定每次只能选相邻的 2 2 2 堆合并成新的一堆,并将新的一堆的石子数,记为该次合并的得分。
试设计出一个算法,计算出将 N N N 堆石子合并成 1 1 1 堆的最小得分和最大得分。
输入格式
数据的第 1 1 1 行是正整数 N N N,表示有 N N N 堆石子。
第 2 2 2 行有 N N N 个整数,第 i i i 个整数 a i a_i ai 表示第 i i i 堆石子的个数。
输出格式
输出共 2 2 2 行,第 1 1 1 行为最小得分,第 2 2 2 行为最大得分。
样例 #1
样例输入 #1
4 4 5 9 4
样例输出 #1
43 54
提示
1 ≤ N ≤ 100 1\leq N\leq 100 1≤N≤100, 0 ≤ a i ≤ 20 0\leq a_i\leq 20 0≤ai≤20。
思路
这道题其实和上面的引入大同小异,可以直接套用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300; const int INF = 10e9; int n, dp[N][N], dp2[N][N]; int sum[N], s[N]; int main(){ cin >> n; for (int i = 1; i cin > s[i]; s[i + n] = s[i]; } for(int i = 1; i sum[i] = s[i] + sum[i - 1]; } for(int len = 1; len